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登录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除尊龙凯时集團投資主體的法人外,其他任何個人、機構均無權代表尊龙凯时集團與項目方簽署投資協議。尊龙凯时集團在投資過程中不收取除投資回報及管理費以外的任何費用。
創新引領築牢中國高質量發展根基

  2019年以來,我國面臨的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顯現出強大韌性和潛力。不僅如此,在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內的基礎上,中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正在不斷加速,結構調整持續深化,正在為高質量發展不斷築牢根基。

  高技術製造業撐起轉型重任

  把握中國經濟的結構變化和新舊動能轉換,數據最具有說服力。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4%和8.7%,增速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2.8個和3.1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1至10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2%,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2個百分點,高於全部投資9.0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4.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9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月加快。

  從利潤來看,統計局數據顯示,在工業企業利潤整體下降的同時,今年前10月,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5%、5.3%和2.0%,增速比1至9月分別加快1.2、0.7和1.1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0%,增速比1至9月加快2.4個百分點。

  國信指出,2019年在固定資產投資領域,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佔整體製造業投資的比例大概在16%-18%左右;而高技術製造業對整體製造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在60%-80%左右。高技術製造業已經成為影響整體製造業投資的中樞力量,以不到20%的投資佔比貢獻了超過60%-70%的投資增速。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記者表示,中國製造業正處於轉型提升的關鍵階段。他表示,當前,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歷產業中心轉向高價值製造業的急劇變化過程。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

  數字經濟注入發展新動能

  在高技術製造業快速增長的同時,隨着5G時代的到來以及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運用,電子商務、平台經濟、網絡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正在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

  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實現3484.2萬部,其中5G手機實現了507萬部的出貨量,是單月出貨量首次超過500萬部。而5G手機,僅僅是這一新技術帶來的龐大的產業空間的一角。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12月13日聯合發佈的《中國5G經濟報告2020》預計,2020年我國5G總投資規模將達到約9000億元,2025年將達到1.5萬億元。報告還預計,2030年,在直接經濟貢獻方面,5G將創造6.3萬億元總產出,經濟增值2.9萬億元;間接經濟貢獻方面,5G創造總產出10.6萬億元,經濟增值3.6萬億元。

  工信部的最新數據顯示,1至10月,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9902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信息服務收入規模達6561億元,同比增長22.7%,增速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全行業完成研發費用399.8億元,同比增長23.6%,增速同比提高9.9個百分點。《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34.8%,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實際上,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不僅自身正在高速成長,同時也正在快速滲透到中國經濟的各行各業,一系列「互聯網+」經濟新業態相繼誕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成為驅動企業數碼化轉型的重要動力。記者在前不久開幕的廣州車展上發現,汽車「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產品是不少車企展示的重點,伴隨5G時代的到來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網聯正在成為眾多車企必須進行戰略佈局的方向。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呂廷傑表示,為工業互聯網而生的5G,其最終應用一定不會局限在消費領域,而是會踏入廣闊的工業生產。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副局長袁雷峰此前指出,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關鍵信息技術正成為引領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作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生產要素,對加快推進各行各業數碼化、網絡化與智能化進程,保證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處於領先地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各地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離不開創新體制機制的變革。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已經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2019年以來,從頂層設計到落實,中國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正在成為一項關鍵任務。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白津夫指出,全面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要加快構建多元參與、協同創新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要變「管理」思維為「治理」思維,讓創新主體參與到科技創新治理而非單純作為財務管理對象,從而進一步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科研管理體制和政策。要更加重視創造有利於發揮個人潛能,展現個人才智的環境。今年9月,科技部印發了《關於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實際上,針對創新體制改革,當前全國各地正在行動起來。日前,北京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關於新時代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加強科技創新統籌、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等方面作出全面改革部署。上海經信委日前則宣佈開展首批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創建工作,今年3月,上海就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見》。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